非标产品设计的5大原则
今天我们就针对机械行业的非标产品设计来谈一下,在设计过程中值得大家注意的五个原则,这五个原则相互协同和配合,互为前提与基础,只有兼顾了这五个设计原则,才能真正完成好一个非标产品的设计。
一、成本优先原则
非标产品的设计,特点就是非规模化生产,功能单一而适应范围有限,针对这样的产品,我们的如果想在一开始就“把钱给赚了”,那就需要严格的控制成本,成本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:
(1) 研发成本
尽量选择精兵强将来担任非标产品设计的项目主管,在项目的人员配备上,要尽量的少而精,对项目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要尽量高。
项目主管不仅要在方案设计上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,在团队协调上也要具备相应的担当和技能,同时还有兼顾团队的运作效率,把研发的成本控制在低的限制。
(2) 采购成本
采购成本的控制也需要研发工程师的全力配合,把项目所选用的零部件尽量通用化和标准化,并将这些零部件的供应商尽量一致,形成长久而互惠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
同时协商好采购的付款方式,尽可能的采用季度付款或者年度付款的方式,以期仅少量的占用流动资金。
(3) 外协成本
在结构设计上,要尽量让各功能部件模块化,通用化,虽然是非标设计,但是其本质还是由不同的功能部件组成,在很多功能部件的选择和使用上,还是存在很多的共性。
虽然外协加工的时候尽量将这些功能部件做规模化和批量化处理,并与制造供应商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,通过长期而稳定的合作,来提升外协的效率,降低外协加工的成本。
(4) 装配成本
这也牵涉到非标设计的结构处理和功能部件的实现与安装,尽量将结构简单化、紧凑化、单一化、标准化处理,能够外购的不外协,能够外协的自制。
同时在装配前,要与装配技术人员做充分的解释与说明,并形成规范的装配流程和工艺,让整个装配流程在无障碍下进行。
(5) 调试成本
调试成本取决于非标设计前的项目调研和分析深度,也取决于项目方案设计者的功力和经验,同时更依赖于现场调试工程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。
(6) 售后成本
其实非标设计害怕的就是售后成本的无限制的增加,这是非标设计昂贵的原因之一,也是非标设计不可控的地方,一个项目是否赚钱,很大程度就是聚焦在售后这一块,这个成本的控制主要在设计,后续我们做更充分的分析。
二、质量保证原则
非标产品的设计,质量保证来源两个大的方面,只要控制好了这两个方面,也就基本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:
(1) 工程师的设计能力
对于非标设计而言,因为就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所以根本就没有试错的机会和预算,做成功了“皆大欢喜”,做失败了“一亏到底”,所以对设计工程师的个人经验和能力是非常依赖和考验的。
(2)采购件的质量
对于一个产品经理而言,我们只能相信一句话“便宜无好货,好货不便宜”,任何品质可靠,功能齐全的零部件都不会以一个不合理的价格去获得,这其中的取舍,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就是一场赌博,有经验的成分,也有运气的成分。
三、工艺控制原则
工艺的控制,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,当然这两个部分也和成本有着非常大的关系,但更多的还是依赖于设计者的设计能力:
(1) 机械加工工艺的控制
作为一个非标产品,一定的外协加工零件是必需品,如何从设计上来保证加工工艺的可靠性和低成本,是一个设计工程师所不能回避的责任,同样一个功能部件,达到的同样的功能要求。
(2) 装配工艺的控制
装配工艺的控制和机械加工工艺的控制一样,大部分来自于设计工程师的能力体现,当然我们也要结合加工质量,装配场地的配套设施,工装器具、检具的配备,工艺流程和工序排布的合理性等来实施。
四、周期核算原则
非标产品的设计,周期的核算非常的关键,其实对于很多工程师而言,只要不是太过于复杂的产品,大家都有去接单的能力,但是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来,从设计、外协,外购,装配调试等环节都能合理的布局和系统的完成,还是很考验项目工程师的能力的。
这不单是设计能力,还有对手上各种资源的调配能力,对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的把握能力,对项目各个环节的掌控能力等都是非常大的考验。
非标设计的一个特点,本身就是周期短,成功率要求高,上下游供应链复杂,产品针对性强,且没有很好的参考对象和充分的设计经历,几乎每一个非标设计都是对团队人员的一次生死考验和洗礼,也是一次次的浴火重生。
五、售后评估原则
在前面成本控制的部分,我们又提到售后成本的较大影响,其实这个售后成本与非标产品设计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,一个成熟的产品,从研发到试制,从试制到试用,从试用到完善,从完善到产品定型,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|